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物流运营主体活力。年内实现跨省大件运输并联许可全国联网,完善城市配送车辆通行管理政策。推动依托公路**限检测站,由交通部门公路管理机构负责监督消除违法行为、公安交管部门单独实施处罚记分的治**联合执法模式常态化、制度化。年内将货运车辆年检(安全技术检验)和年审(综合性能检测)依据法律法规进行合并。精简快递企业分支机构、末端网点备案手续。年内实现全国通关一体化,将货物通关时间压缩三分之一。
二是加大降税清费力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完善物流领域相关税收政策。做好收费公路通行费营改增相关工作。选择部分高速公路开展分时段差异化收费试点。加强物流领域收费清理,着力解决“乱收费、乱罚款”等问题。
三是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建设,提升物流综合服务能力。加强对物流发展的规划和用地支持。结合编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布局和完善一批综合物流枢纽。着力推进铁路货运市场化改革,提升铁路物流服务水平。推动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发展。支持地方建设城市共同配送中心等,逐步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基础设施网络。支持设立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投资基金,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发支持物流业发展的供应链金融产品和融资服务方案。
四是加快推进物流仓储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提高运行效率。大力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的新业态、新模式。加强物流装载单元化建设,推进物流车辆标准化
事实证明,通过实现企业物流装备的现代化来提升管理水平,获得较大的利润空间,已成为有远见的企业家成功的捷径。目前,中国的物流业还处在起步期,物流业的发展情况与欧美等物流业相对发达的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不过,虽然行业整体相对落后,但却给物流业的未来带来很大的发展空间,成为增长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物流装备的市场需求将大幅增加,为整个行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契机,物流装备与信息技术逐渐成为物流技术的核心。然而,物流装备技术领域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市场处在低水平竞争阶段、缺乏**企业**和推动、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不完善等现象还依然存在。